イベントを読み込み中

« イベント一覧

  • このイベントは終了しました。

大友良英领衔 远东实验声响FEN中国巡演

2019年6月17日 @ 19:30 - 21:00

大友良英领衔 远东实验声响FEN中国巡演

之前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东京总部合作Asian Meeting Festival、为2013年晨间剧《海女》配乐在中国被广为人知的日本著名音乐人——大友良英先生,即将作为乐队FEN(Far East Network)的一员到访中国展开巡演。身兼乐队发起人的他,邀请了另外三位临近国家的乐手颜峻、柳汉吉、袁志伟一起演出,希望可以塑造“来自远东的实验音乐的网络”。巡演从6月8日西安站开始,途径成都、深圳、泉州、上海、北京几个城市,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购票前去~

Ps:主办方为曾经和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于2015年合作Sachiko M北京音乐会的“燥眠夜”及“撒把芥末”~

美丽唱片呈现

大友良英领衔 FEN 2019中国巡演开票

▼识别海报二维码购票

640-8

海报设计:刘璐

640-9

Photo by Peter Gannushkin

FEN(Far East Network)组建于2008年的法国马赛MIMI音乐节,发起人是日本传奇的音乐人大友良英。他邀请了另外三位临近国家的乐手颜峻、柳汉吉、袁志伟一起演出,希望可以塑造“来自远东的实验音乐的网络”。颜、柳、袁都是本地实验音乐场景塑造者,他们三人本不相识,却都曾主办过大友良英的演出。

FEN的理念根植于大友良英内心已久。早在1992年他就在自己的专辑内页里写到,希望可以建立起一个亚洲的地下音乐网络,以反抗高度发达的跨国资本主义。大友曾于2005年发起了Asian Meeting Festival(这个项目如今已成为日本与东南亚实验音乐场景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平台Asian Music Network,袁志伟担任总监),而FEN则是他对同一目标的另一种探索。

640-10

在远东,FEN强烈又低调地存在着。相比起传统的乐队,FEN 更接近于一个社会性的项目,颜峻将其称为“人与人的相聚”。他们有过无数次的演出与巡演,成员之间的合作更是不胜枚举。许多小型的、临时的交流从此蔓延开来,让喜欢音乐的人有机会去互相认识并互相聆听,陌生人变的熟识。

大友良英/FEN 在2013年的洛桑地下电影&音乐节

出于实验乐手的本能,四位成员从来不对演出进行讨论与规划,总是毫无预兆的改变音乐的方向:他们曾经是混杂着机械声响的电子原音即兴音乐,却又在几年前,义无反顾的成为一支“抽象摇滚”四重奏——两把电吉他刷出了经典的布鲁斯摇滚的韵律,而两位电子乐手又随时将音乐引向更加未名的支流

640-11

2019年是FEN的井喷之年。在此之前的十年里他们没有任何的唱片发行,而从2018年底开始,他们先后在北京的摩登天空,新加坡的无稽佳绩发行了两张专辑,第三张专辑很快也将在俄罗斯面世。FEN曾两次在中国巡演(2009年,2013年),而第三次中国行他们将走的更深入,从西安启程在中国兜大半个圈最后回到北京。而同台音乐人亦不容错过。从吉他即兴到自制乐器,从krautrock到funky舞曲,这些本地音乐场景中坚与FEN的现场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我们拭目以待

640-6photo by Elisa Essex

美丽唱片呈现

FEN 2019 中国巡演日程

6月8日  西安  无穹俱乐部  with 法兹

6月9日  成都  Nu Space  with 孙玮+李琨+响

6月11日 深圳  B10 Live   with Fiona Lee (HK) + Jasper Fung (HK)

6月14日 泉州  众声2025空间  with R2&Kuki

6月15日 上海  育音堂   with 卖卖+朱松杰

6月17日 北京  乐空间   with 苏维埃·波普

▼扫描二维码立即购票

640-7

相关成员介绍

640-8

大友良英(吉他)

大友良英是近30年来最具国际影响力且最具知名度的日本实验音乐人。在90年代,大友良英策划组建了大乐队Ground Zero,将噪音、摇滚、爵士、传统日本音乐、采样拼贴等不同的元素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拼接融合在一起,乐队1995年的专辑《革命京剧》堪称90年代的经典之作。2000年以后,大友良英组建了以他为领导者的“新爵士大乐团”,发行了多张专辑,多次在东京传奇爵士乐场地Pit Inn 领衔跨年表演,为刻板化的爵士乐创作引入了新的语言。

大友良英同中国也很有渊源。他是最早来中国表演的日本实验音乐之一(1999年);此外他在90年代参与了很多中国/香港的电影配乐创作,包括《蓝风筝》《虎度门》《女人四十》《我爱厨房》等等。2016年的北京电影节期间,他为中国1929年代默片《红侠》进行了现场配乐。

2013年,大友良英为现象级热播晨间剧《海女》创作了配乐并大获成功,原声专辑在Oricon专辑榜排到了第五位,成为了他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2014新年夜他参演了的第64回NHK红白歌合战,现场演奏《海女》中的歌曲。

不同于很多实验音乐人的“闭门造车”,大友良英一直对音乐的公共属性保有浓厚的兴趣,近年来他参与了很多以音乐为手段的社会项目。在2011年3月的福岛地震后,大友良英于7月返还回这里(他的青少年时代在福岛度过),组织了一次以当地居民为主的音乐节,请参与者携带自己的便携乐器组建临时的大乐团进行户外演奏。此外,他还是2017年札幌国际艺术节的导演与策划人。

640-9

袁志伟(吉他,电子)

袁志伟同新加坡以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地下音乐场景关系紧密。他曾是2000年代早期很多演出的常客,同时也是一位非常高产的平面设计师,参与了众多唱片封套与海报的设计。2003年前后,他曾生活在泰国,在那里组织了很多的实验音乐演出。

2014年,袁志伟加入了新加坡最独特且最具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天文台”,演奏吉他与硬件噪音设备。2017年6月,天文台筹划了一场特别的多媒体演出,包括30位吉他手的“摇滚交响乐团”。

近年来,袁志伟也参与/主导了一系列基于实验音乐的跨国界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他成为大友良英发起的Asian Music Network/ Asian Meeting Festival的活动总监,组织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实验/电子/民族音乐人集团造访日本,促进亚洲的当代音乐交流。此外他也是新加坡的Playfreely 音乐节的组织者。

640-10

颜峻(电子)

颜峻是兰州人,现在住在北京。2003年前后,颜峻开始自己的音乐创作,在此之前他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乐评人以及地下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他组建运作“撒把芥末”“观音唱片”“水陆观音”“迷你迷笛”“密集音乐会”等一系列实验音乐厂牌与系列演出活动,“撒把芥末”亦是国内持续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实验音乐推广平台。

颜峻的音乐涉及田野录音、即兴音乐、实验电子乐、身体表演、实验作曲,利用噪音、无声与身体进行创作。颜峻也多次前往欧洲、北美、日本及东南亚巡演及艺术驻留,是中国音乐人/听众与海外实验音乐场景之间非常重要的联系纽带。

640-11

柳汉吉(笔记本电脑)

柳汉吉(Ryu Hankil)曾是两支著名的独立流行乐队的键盘手,后来因为对于固化的厌倦而退出。2005年在看过大友良英等日本/欧洲实验乐手的演出之后,他改换了自己的乐器,转向即兴音乐和声音创作。

柳汉吉的早期创作中使用如时钟、打字机、台式电话等老式物件,通过与各种自制电子设备的连接与调变,以此带来了一种与常规乐器截然不同的机械美学。现在他主要使用Max/MSP,将普通的文本转化为声音信号。

640-12

FEN (Far East Network) is an improvised music project group made up of musician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Asia. The quartet comprises Otomo Yoshihide, Ryu Hankil, Yan Jun and Yuen Chee Wai. FEN was started by globally renowned Japanese musician Otomo Yoshihide and it made its debut 2008 at MIMI Festival in Marseilles, France. Following its debut, FEN has performed extensively throughout Europe and all across Asia, including a few times in China. 

Each member is an artist who works individually in experimental music scene in his respective country. Each has been supporting each other’s activities by organizing concerts in his own country, and this relationship became the motivation to form FEN. 

In the past 10 years, FEN has changed their sets many times, which means start or reborn from some old music directions. From FEN’s Oct 2015 Japan Tour, Chee Wai started including the electric guitar into his repertoire with electronics, Yan Jun simplified his setup by using just a simple feedback chain, and Otomo using just his guitar, for performance. It was also at that same period that Hankil begun using Max/MSP, by typing improvisational sentences in through his patch to create sound. This concoction of a mix between the rock/jazz dual guitars,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noise, resulted in a form that vacillates between traditional melodies to blues chords, where “one possibly takes leads / or without leads”, became the recent iteration of FEN’s sound.

FEN pursues ‘performing together by improvisation’ as a method and ‘music without ends’ as an outcome. While FEN is an improvisational music group it is at the same time an idea or concept which hopes to maintain unique aesthetics and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s in diverse Asian cultures. FEN’s activities explore aesthetic possibilities in new forms of music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world. 

As early as 1992, in the liner notes of Otomo’s first ever solo release “We Insist?”, he questioned if there could be a possibility for an Asian music network to be formed – one which transcends national borders against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ist greed. Presently, FEN, as well as Asian Meeting Festival / Asian Music Network, are trying to make this network true, by galvanizing and joining up the people and the occurrences of music scenes. 

Otomo Yoshihide: guitar

Yuen Chee Wai: guitar, electronics

Ryu Hankil: computer

Yan Jun: electronics 

poster design by Liu Lu

詳細

日付:
2019年6月17日
時間:
19:30 - 21:00
イベントカテゴリー:
イベント タグ:

会場

乐空间

コメントを残す